鼻渊是以鼻流浊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,相当于现代医学急、慢性鼻窦炎,发病率高,易反复发作。鼻渊之名首见于《黄帝内经》,如《素问·气厥论》记载:“胆热移于脑,则辛頞鼻渊。鼻渊者,浊涕下不止也。”经文从病因病机、临床表现方面,对鼻渊进行了初步探讨。继《黄帝内经》之后,历代医家对鼻渊都有论述。明代王纶《明医杂著·卷之三》说:“胆移热于脑……大抵胃气不和之所致者多矣。”王氏认为鼻塞不通,是脾胃阳气损伤不能上升,病邪壅遏鼻窍的缘故,治疗须调理脾胃,促使阳气上行。明代兰茂《滇南本草》说:“(附方)治伤风后,寒邪敛注于肺经,鼻塞不通,不闻香臭,鼻流浊涕,或成脑漏。”兰氏提出风寒之邪,侵袭肺系,上扰鼻窍,即可发为鼻渊。